说起密云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开拓者后卫受伤,对球队影响较大,就一定要提到他——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学虎。从教育信息化起步到校校通、班班通,到教育云服务平台,他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塑造者、引领者。
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学虎
2000年,他开始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17年的耕耘,使其对怎样建设教育信息化,有着独到的见解:“教育现代化不是教育设备的现代化,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要用信息化手段使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不应该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而是要用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只是工具。过去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也能把学生送入名校,现在有了信息化辅助教学了,有些学校送入名校的学生反而少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在教研活动中曾对老师说, 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所有的智能设备都是工具,计算机不是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魔术师。
他用“茫然”来形容当下的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干了,十几年前,目标很明确,就是配多媒体,建网络,建资源。”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份难得的清醒,是面对眼花缭乱选择时的淡定与从容,是深思熟虑后的谨慎与担当。这种困惑也指向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层次问题——怎样更好地发挥其引领和助推作用?“内容为王,应用为核心。”是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的确,应用驱动本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方针。
他对信息中心的定位是这样的,“信息中心应该退下来,不要冲在最前面,要走一步,退两步。信息中心不是教育教学的业务部门,不能越俎代庖,承担培训学生和辅导教师的职能。信息化只抓技术意义不大,要拿出时间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了解老师和学校的需求。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其实现,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是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他总结出“一个中心,三个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强调信息中心的功能定位就是要强服务,提素质,要效率。信息中心的每项工作、每位职工都要在“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应用教育技术服务”上大做文章。
“虎”劲十足 敢想敢干
生活中,张学虎是性格温和的人,但干起工作来却无丝毫马虎,“虎”劲十足。认准了的事儿,一干到底。
回忆起这17年工作的点点滴滴,张学虎笑容满面,他坦言:“这些年工作中发生了太多让我难忘的事儿,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干信息化确实是件特别辛苦的事儿。”
刚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两大“难”着实让他头痛。“难在启蒙,难在资金筹措。”万事开头难,2003年密云教育信息化建设刚起步,“大家都不太懂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互联网时,开拓者后卫受伤,对球队影响较大你需要‘游说’领导,‘游说’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愿意去做这件事。”
建核心机房时,为了让领导同意,张学虎多次给领导提交报告。每次提交报告时,他都会在最后一页附上好几张自己亲手绘制的拓扑图,用图示法向领导解释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写报告、画图、举例子、分析,掰开揉碎地说明……成了每一个项目开工前的必修课。提交了多少次报告,画了多少次图,连自己都记不清了。
密云是北京的远郊区,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缺乏建设经费,这成为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另一只拦路虎。可再凶猛的“老虎”,在想做成事的张学虎面前都变成了“纸老虎”。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没有钱时想做成事太难了,我和领导说你要是把班班通、校校通都建起来,得需要1亿元资金。领导就急了,‘哪弄这么多钱去?’我们想了很多招,解决资金难题,最后决定由政府出三分之一,乡镇出三分之一,学校出三分之一。当年建成一个校园网需要45万元,这45万元由三方匹配。” 可情况不容乐观,18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钱收不上来,项目迟迟开不了工,张学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挨个乡镇收费,每家乡镇逐一做工作,可能最终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时间就会拖得更久。“幸好主管教育的领导很给力,我就在镇长会上,请主管教育的县长帮忙要钱。”虽然因违背正常的工作流程,被县长严厉地批评了半小时,但是事情解决了,张学虎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2003年,密云区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均衡示范区。大家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举全区之力搞建设,这时的工作就轻松了些。2006年班班通建设完毕,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但软件和资源的研发是一直在不断完善的。让老师们在十几分钟内准备好一节课,是张学虎一直的心愿。“有些老师备一节课,要花费一个月时间。这样的课怎能成为常态课?只有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帮助老师用最短的时间备好课。”
“下一步工作主要在四方面发力,”张学虎娓娓道来,其一,以密云区教育云平台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其二,以平板教学为例,推动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其三,通过密云区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其四,加大教育工具的应用推广。
此外,张学虎最想做的是用大数据做好教育教学评价。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精准评估教学和学习效果,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综合性、过程型的“多维度”评价,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简单的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样重要。例如,当遇到困难时,学生会不会运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源,加工成自己所要表达的知识结构,这是课堂中教师最需要了解的。用大数据可以记录分析哪些学生具备了哪些能力,而哪些学生还欠缺,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教师通过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偏好,引导并推荐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
同事眼中的他是个多面“虎”
张学虎大学专业是物理,后转学计算机、电化教育。“学得可杂了,上本科时一共学习了74门课程。”他本科时对土建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通讯类课程等都有涉猎,因学了建筑视图,盖房子时可以自己画图纸;硕士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其中的成本预算使其在做信息化项目时更加胸有成竹。大学毕业后,张学虎在职业学校当过教师,这段经历使他更愿意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理解教师们的诉求;这段经历使他在工作中始终践行教育信息化虽然虽然以技术手段的面貌出现,但一定是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这一理念。既有教育教学实战经验,又有信息技术学科背景,使他在工作中能游刃有余。
工作之外的张学虎,又是另一种风格。羽毛球和摄影是他的最爱。他酷爱羽毛球运动,可谓是“战果辉煌”。他是区教委羽毛球队主力队员,也是信息中心球队的义务教练。在他的带动下,信息中心羽毛球队从零起步,在2015年区教委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并连续八年夺得区级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冠军。此外。他还担任区教委羽毛球队教练,带领球队获得北京市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第三名。
张学虎摄影作品
北京市教职工羽毛球预赛合影(后排左二为张学虎)
写在最后
“学虎主任爱好广泛。嗓子不是很好,但很会唱歌,单位组织文艺汇演是主力演员。上大学虽然学的是理科,但很会表达,会吟诗、作赋、写书法。会打乒乓球、篮球、下象棋。精通摄影,是业余爱好者中的发烧级人物,单位成立摄影社团,他是一分子,也是导师。遇到工作不忙的时候,他总要抽出时间为大家讲讲摄影知识和经验。”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钱新民这样评价他,“大家喜欢与他交往,单位无论年轻同志还是老同志,工作上愿意听他讲安排,提意见,愿意和他结队子,攻克难关。闲暇时间都愿意和他谈谈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舒缓一下紧张的工作情绪。”
有这样爱好广泛的领导是幸福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精彩的业余生活足以化解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苦;能与这样肯钻敢干的信息化老将同行,更是幸运的,契而不舍地钻,冷静睿智的思考,足以将密云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得更加风生水起。身处其中,岂不乐哉?
声明
转载、添加白名单以及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文章留言,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不得随意修改及盗用原文。